
有沒有發現,最近見面第一句話,不是“吃了嗎”,而是“打了嗎”。為了拯救地球,新冠疫苗接種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
BUT, 如果病毒持續潛伏在世界各地,萬一病毒再次變異疫苗也不管用,我們能集體移民到別的星球嗎?
火星和月球,哪個更接近人類的生存條件呢?
溫度:月球的晝夜溫差非常恐怖,可以從-180℃到130℃,火星因為大氣的保護溫和一些(晝夜溫差大約100℃),特別是在赤道地區的正午,溫度大約28℃,對人類來說還是比較適宜的。
大氣:月球大氣極其稀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火星大氣盡管稀薄,但還有地球大氣的1%。盡管也稀薄,但是對于保存熱量,防止小天體的撞擊有一定作用。
磁場:月球沒有磁場,火星全球磁場雖然已經隨內核的冷卻而消失,但在地表將近一半的地方,還是有一定磁場的,對于屏蔽高能粒子來說有一定幫助。
水:月球表面的水是痕量的,只存在于兩極環形山的陰影中。火星表面有大量水蝕的痕跡,盡管已經在幾十億年里被太陽風剝離掉絕大多數,但是絕對存水量高出月球若干個數量級。
盡管火星的生存條件較月球稍好,但對于人類來說依然是噩耗。因為氧氣對于這兩顆星球來說都是奢侈品。同時,從地球到月球只需要2天,到火星則需要百倍的時間,開發難度遠遠比開發月球高。
因此,目前除了地球,哪里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持續研究,尋找技術突破為人類尋找新的家。
去年,NASA公布了首張經過合成的月球表面高程地形圖,使人們對月球表面環形山和火山口的分布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為未來的機器人登月和載人登月任務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儲備。
現在,您可以在優立udStream瀏覽月球和火星的全高程數據集。這兩個項目的數據同樣來源于NASA衛星任務獲取的高程數據集,通過優立引擎進行頂點渲染后得以展示。月球軌道激光高程測量包含42億個點;火星軌道激光高程測量包含10.6億個點。
數字高程模型(“DEM”)是研究分析地形、流域、地物識別的重要原始資料。由于DEM 數據能夠反映一定分辨率的局部地形特征,因此通過DEM 可提取大量的地表形態信息,可用于繪制等高線、坡度圖、坡向圖、立體透視圖、立體景觀圖,并應用于制作正射影像、立體地形模型與地圖修測。在測繪、水文、氣象、地貌、地質、土壤、工程建設、通訊、軍事等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立即申請免費試用,遨游火星和月球吧!